首页 工装资讯 正文内容

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(东风31a型洲际弹道导弹)

工装装修 工装资讯 2022-09-18 21:09:07 771 0

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的时速是多少?

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的时速分为进入大气层后的飞行速度、进入大气层前的飞行速度和脱离大气层后的自由落体速度,进入大气层前的飞行速度为9马赫,进入大气层后的飞行速度为20马赫,脱离大气层后的自由落体速度是10马赫。 东风31A洲际导弹(DF-31A),又称东风31甲导弹,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战略核导弹武器,是中国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基石,射程可覆盖中国主要潜在对手。东风31A是一款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三级导弹,可携带多枚分导弹头及诱饵,能够最大限度阻碍敌方反导系统的拦截。东风31A最大射程超过12000公里,采用公路机动,结合山地洞库部署,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。使用固体燃料的东风31A在机动性和发射准备时间等方面比上一代的使用液体燃料的东风5有了极大的提高。

DF-31洲际导弹的大体参数是:

基本外形:3节 ;

长度:10米

直径:3米

重量:20吨

推进燃料:固体

研制时间:1983年

首次试射时间:1992年4月29日

部署形式:流动

射程:最远达12000公里

弹头重量:700公斤

命中半径:500米

发射预备需时:10至15分钟

速度:每秒1公里

费用:约300万美元

载重:一枚100万吨核弹头或3枚各重9万吨多弹头核弹

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(东风31a型洲际弹道导弹) 第1张

世界十大洲际导弹盘点,我国有两款上榜,榜首导弹的威力有多大?

洲际导弹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核威慑力量,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发射这种远程武器的技术。近年来,许多军事大国都开始研制自己的尖端武器。洲际导弹通常是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导弹。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核三位一体两极的重要条件。主要用于攻击敌方领土上重要的军事、政治和经济目标。洲际弹道导弹比中程弹道导弹、短程弹道导弹和新命名的战区弹道导弹射程更远、速度更快。

东风导弹是中国真正的国产弹道导弹。我军研制了三代战略导弹。第一代战略导弹共有6种,分别是:DF-1、DF-2、DF-3、DF-4、DF-5、巨浪1;第二代战略导弹有:东风21、东风2-25、东风31、东风41、巨浪2和中程巡航导弹型号;第三代战略导弹主要是对核弹头的改进。东风31A洲际导弹又称东风31A导弹,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的战略核导弹武器。它是中国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基石,其射程可以覆盖中国主要的潜在对手。

东风31A是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三级导弹,可携带多个副弹头和诱饵,可以最大限度地阻碍敌方反导系统的拦截。东风31A最大航程超过12000公里。 R-36M弹道导弹是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研制的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。它是世界上最大、威力最大的主动导弹。在导弹的设计中,导弹的巨大推力得到了重视,其有效载荷接近9吨,这种能力即使是今天的运载火箭也很少能达到。巨大的推力使得携带更大、更多的核弹头成为可能,R-36M单弹头的威力甚至达到了2000万至2500万吨TNT当量。

60周年国庆阅兵中展示的导弹的性能

D31A,洲际导弹,那可是相当牛叉的,射程 有12000公里啊,性能没得说!

装备简介: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于近年刚刚装备第二炮兵部队,主要用于远程精确打击,作用类似于美军的战斧巡航导弹。估计该巡航导弹采用小型涡扇发动机,战斗部重量500千克,最大射程超过2500公里,低空飞行可以躲避防空系统的探测。一辆陆基巡航导弹发射车配备3枚箱装导弹,具有极高的火力密度。未来如果采用海基与空基发射平台,将进一步扩展该导弹的打击范围,对潜在对手构成极大威胁。

装备性能: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弹重约2.2吨,最大射程约3000公里,战斗载荷约350千克,命中精度约10米,部署方式为公路机动。

入选理由:长剑10是中国首型服役的远程巡航导弹,它的服役标志着中国二炮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。

装备简介:东风31A洲际导弹是我国最新型洲际弹道导弹,是我国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基石,射程可覆盖中国主要潜在对手。东风31A是一款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三级导弹,可携带多枚分导弹头及诱饵,能够最大限度阻碍敌方反导系统的拦截。东风31A最大射程超过11000公里。东风31A采用公路机动,结合山地洞库部署,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。使用固体燃料的东风31A在机动性和发射准备时间等方面比上一代的使用液体燃料的东风5有了极大的提高。

装备性能:东风31A弹道导弹重42吨,最大射程约12000公里,战斗载荷达到800-1200千克,命中精度100-300米,部署方式采用发射井/公路机动。

入选理由:东风31A比起前身东风31,射程更远,可以携带多枚核弹头,在某些国家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情况下确保我国的战略核反击能力。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